足底肌膜炎導致的疼痛影響很多人的生活。尤其,愛登山健行的人,最害怕腳隊友出包,要如何避免足底肌膜炎找上你?國立體育大學副教授林晉利老師,提供專業的建議!
足底肌膜炎導致的疼痛及不適影響很多人的生活,尤其是喜愛登山健行的朋友,最害怕就是腳隊友出包,
想要上山下海,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雙腳,今天起,就開始好好的保護您的雙腳吧。
人體 60% 的負重,須靠兩腳跟骨承受,每天走路跑跳,在跟骨與筋膜交界處,足底筋膜位於足底連接跟骨與趾骨,是支撐足弓的重要結構,足底筋膜原來是像避震器般,能夠吸收我們體重及動作帶給足底的衝擊力道,但如果「過勞」,承受壓力過大則會造成拉傷,反覆的受傷會讓這層筋膜有多處的小型撕裂傷,受傷後足底筋膜會發炎、腫脹、變得脆弱,患者於站或走路時就會感到疼痛。足底筋膜炎可以兩腳同時發作,也可能只發作於一腳。
最常見的症狀,是起床是第一步踏地時,伴隨足跟前緣與內側劇痛;或是長時間休息後,剛開始踩踏行走,足跟前緣偏內側會發生劇痛,繼續走動幾步後會稍微緩解,但走久後,疼痛又會再次加劇。
臨床上可以就足跟疼痛的位置做診斷,進一步可運用肌肉骨骼超音波影像,來確認足底筋膜是否有增厚來協助診斷。而 X 光檢查僅能顯示是否有跟骨骨刺,和臨床上的疼痛不一定有關。
1. 你是足底肌膜炎的易發族群嗎?
□ 中年人,其中又以女性較容易
□ 太過頻繁的走路及跑步,因此運動員或常常練習長跑的人容易有這毛病
□ 工作要求長時間站立,像老師、百貨專櫃人員、醫護人員等屬於高危險群
2. 危險因子
□ 足弓太高或扁平足體重過重,或突然體重變重太多
□ 穿的鞋子不合腳,或鞋子已磨損嚴重
□ 阿基里斯腱或小腿肌肉太緊繃
□ 總在太硬的平面長時間走路或跑步 (例如水泥地)
(1) 請先讓腳休息。
(2) 先選擇對腳底衝擊力道比較小的運動,像是踩腳踏車、游泳,就比較不會讓腳底承受過多壓力,應避免再持續做引起疼痛相關的活動。
(3) 活動完需予以局部的冰敷。
(4) 選擇能支撐足弓及足底的鞋子,也可以在鞋內加層由橡膠或塑膠做的軟墊。
(5) 自行牽拉足底筋膜與後小腿部位的肌肉。
(6) 利用踩踏高爾夫球,替足底做按摩。
(7) 體重過重的話要先減重。
(8) 若以上處理無法改善,建議就醫進行評估與治療。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臨床診斷上並不困難,但需注意患者是否有使其症狀加重的生物力學結構異常或活動方式,應一併給予行為修正或治療,才能完成治療使症狀不再復發。
(本文來源為體育署 i 運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