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是一項非常平易近人的運動,不用太高的天賦與資質,只要拿起球拍能揮到球,任何時候都可以跟家人或朋友在公園暢快打球一下午。但如果你想進入球館打球,並打出與國手相似的身影,就需要去了解一些基本技巧並勤加練習,這樣即使無法打進奧運,看球賽的時候也會相當有樂趣。
要盡情享受羽球的樂趣之前,透過這篇文章可以輕鬆了解關於羽球你需要知道的各種大小事!
接下來會以球員的角度出發,以上下手球種及球路的弧度、落點、正反拍等區分球種:
2、挑球
又稱吊球,下手球,以高遠的弧度擊球至對方的底線附近,通常是對手以殺球或切球等下壓的球路擊球,自己受到壓迫時所需要使用的球種。
在羽球場上,下手的球路其實都是在被壓迫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無論正反拍,靈活的出拍是最為重要的,首先要有好的握拍姿勢與靈活的手腕運用。
3、 小球
當對手刻意以軟短的球路逼迫你往前接球時會運用的球路,無上下手之分,秘訣是盡量在越高的位置擊球,以越低的弧度輕輕越過網子,最好是讓弧線最高點在自己場內,達到這個境界,戰略上則被稱為 "搓球",球的落點則是在對手的網前。
4、 撲球
延續小球的動作, 若對手放的小球過高時,來到網前的你可以不必以挑球或回放小球, 可把握當球還在空中網子以上的高度前加速來到網前,以舉拍於前的方式,利用身體向前移動的慣性,將球朝前平推過網,是為「撲球」。
6、切球
跟殺球非常相似,同樣是上手球並且向下壓迫,不過球速較殺球慢,落點較為靠前,品質最好的切球落點與小球無異。
由於殺球的威脅性,對手在準備接殺球的時候會退至球場的中後側,因此突如其來的切球,是一項欺騙對手重心的技術,也是羽毛球進階鬥智的一項技術。
可以從分級表看到會使用切球的話,已經開始進入中階的領域,在教練課當中,切球也是比較後面才會學習到的球種,需要相當的發力協調與拍面控制的技巧。
要發揮上述各項球種,紮實的腳步就是基礎! 羽球場地呈現方形,移動技巧跟一般直線跑步不同,需要學會如何橫向與斜向的移動。
好的腳步是技巧的延伸,有時候可以看到球路沒有特別強的球友,單靠靈活的腳步防守,也可以打出不錯的成績,接下來將以腳步的難易度與移動範圍來介紹:
1、新手站位觀念
右圖是初學羽球時最廣泛且建議的站位,許多人剛接觸羽球時為了怕對手往後場打,常不自覺會越退越後面,結果對方一下子放小球反而來不及追,因此保持好居中的位置是相當重要的,這是從入門到高階球友皆需要建立的觀念。打完球回到中立 (中立位置就在右圖的粉紅區域)位置,在對方打球的瞬間,做一次還原步 (雙腳並列原地同時墊步) ,以利啟動下一次擊球前的腳步。
在羽球腳步中,髖關節的柔軟度十分重要,大腿展不開角度的話,腳步的練習會有瓶頸,打球的程度很難再上去。因此相對應的,打球時的下身穿著,短褲與褲裙的彈性與延展性十分重要!
2、中階的腳步
當長球與小球甚至殺切球已經到一定水準,而對手也會使用這些技術,就需要使用前後移動的腳步,因此在右圖當中可以看到,中階的球友打球的範圍已經擴及前後場。
要打長球時,做完還原步,慣用邊的腳需向後踩,同時上身完成架拍動作,並使用向後側併步的方式移動至後場,擊完球後慣用腳自然向前帶,往前回到中立區以還原步結束整套動作。
後場以慣用腳為軸發力的長、殺、切球等預備動作。
網前小球,則是做完還原步後,向前以跨兩步 ,最後一步以慣用腳做弓箭步 (腳跟先觸地) 並擊球,擊球後順著弓箭步的發力慣性力道,回到與後場腳步相似的向後側併步回到中立區作還原步結束整套動作。
中階的向前與向後腳步,在進階的觀念裡可以結合為一個稱作"殺上網"的腳步觀念,原因是在殺球之後,對方的回球在壓迫之下回短的機會會增加,這時殺球後經常伴隨而來的就是直接來到網前的動作,因此如何直接連貫從後場來到前場,運用最少的步數,則是中階練習相當重要的一環。
3、高階的腳步
當對手也是高階球友的時候,來球的落點是四面八方,因此如何因應各方位的球,腳步要點則以中階的腳步作延伸,基本上,都是以慣用腳為最終腳步,踩住方位以後才會有發力的軸心,而移動的過程則是側併為主。
高階腳步的訓練經常以米字步開始,這是羽球人要進步必練的菜單,教練會在場的四周擺上八個角錐,練習時從中立區以還原步開始,觸碰到角錐後回撤至中立區接還原步啟動至下一個點,這是技術與耐力的練習,教練甚至會隨機喊號碼,以訓練球員腳步的穩定度與反應能力。
羽球是一項全身運動,因此適當的體能訓練、按摩放鬆、規律的生活作息對於累積自己的狀態都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對新手來說,一週安排兩次教練課或臨打來培養球感是一個初步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