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Paulie,以前我為獎牌而跑,現在我為自己、為環境而跑!你也熱愛慢跑,想對環境盡一份力嗎?我想跟你分享我的故事,讓我們一起愛護地球這個運動場,讓歸綠運動更簡單吧!
其實我會開始注重環保,最一開始主要是受家庭的影響。因為小時候曾經歷了一段很刻苦的時光,生活中的大小事都需要節省所有開支;可以說是因為節儉而養成了環保的習慣。回憶以前大學時期,班上開冷氣都需要表決,當下我最常講,也喜歡的一句話是:「救救北極熊!」。
而長大後熱愛運動,也享受在大街上慢跑,帶著跑步節奏與自己獨處的感覺。我也期許自己可以將環保理念融入運動過程,愛護街道這個運動場,在路跑賽事時,不製造一次性垃圾。我可以很驕傲地說:19 年底的曾文水庫馬拉松時,全程 42.195K 我只使用了一根牙籤 (自備水杯)。
約莫大一時與慢跑相識,一伴就是6、7個年頭。最早單純只是為了一面獎牌而跑,其間經歷了許多不同的人生轉折與心境;目前則是單純沉浸於運動的喜悅,享受每次腳步落下時的呼吸聲。
如果要說我從事這項運動的這六七年以來有什麼改變的話,我想,也許在七年前我為一張獎牌而跑,而現在我為自己而跑。
改變是一定有的,但實際上到底變好或變壞,我也不能肯定。我認為,在現代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人工垃圾箱較原先純樸的過去,是增加許多的。不過,正因如此,衍伸出了不少新運動流行:正如同歐洲發起的「Plogging拾荒路跑」。
台灣也有舉辦類似的路跑賽事 ,像是每年4月的『世界地球日路跑活動』,雖然辦賽事也許有營利考量,但主辦單位提供了參與者可重複使用的軟水杯,且水站不主動提供紙杯,參賽者也能自行選擇是否訂購參賽服飾,可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生態是每個生存在同一個環境的生命必須去共同尊重守護的資源。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只要是對環境友善,都應該要擇善固執!
相信環保這議題本身,不應只有侷限於運動,最好是可以融入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份,對於我個人運動而言,相信所有熱愛跑步運動的人們,沒一位願意在「滿山滿谷的垃圾堆中」進行越野障礙賽,沒一位跑者們會希望,在奔跑時吸入滿肺的 PM 2.5,抑或是其他空氣汙染源。
要結合自身運動其實有難度,撇除迪卡儂內部特別舉辦的 Plogging 淨街路跑活動外,不過我也盡量身體力行,像是在路跑賽事時,不製造一次性垃圾。我可以很驕傲地說:19年底的曾文水庫馬拉松時,全程 42.195K 我只使用了一根牙籤 (自備水杯),不過也期許下次可以再更好,更希望可以推己及人,靠自己小小的力量影響身邊的跑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