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起源於登山運動,乃人之本能,除了攀登,也是挑戰。攀岩素有岩壁芭蕾、峭壁上的藝術體操等美稱,更被歸類於極限運動中,而我卻認為,攀岩是本能,極限,是自己定義的。
一般來說,開啟搜索或地圖軟體就能快速搜尋到離你最近的攀岩館,確認好營業時間及交通,換上輕便透氣的運動服,就可以開始首次的攀岩之旅囉!
人工岩場攀岩體驗,通常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抱石,多以橫渡攀登為主,攀登於四至六米高的岩牆上,挑戰攀岩界各方好手在岩牆上訂定的各種路線,墜落時僅需遵從教練指導的安全墜落姿勢,即可安全得墜落於抱石墊上;二是上攀,顧名思義,便是向上攀登,除了攀岩鞋外,另須穿著安全吊帶、岩盔,接著繫上確保繩結,就可以開始上攀了。
首次攀岩體驗,岩館都會提供所有所需的裝備,抱石時的安全墜落教練會在旁指導,上攀時也會由教練確保,所以不用擔心裝備及安全的問題,盡情享受突破自我的樂趣。
如果初次嘗試後,你覺得攀岩很有意思,那麼你可以瞭解一下攀岩所需的基本裝備。安全吊帶、攀岩鞋、粉袋、鉤環、確保器、攀岩繩等,這些裝備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都需要瞭解,常用的繩結該怎麼打也可以學習一下,因為它們都是保障你生命安全的東西。
要是你真的被攀岩「生火」了,就可以考慮購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攀岩裝備。面對五花八門、價格不一的攀岩品牌,你可能會無從選擇,這時候就可以諮詢熱心的老岩友,他們是不會吝惜分享個人經驗的,你一定會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攀岩有一些基本的動作,但一開始學習通常很難得到其中的要領。如果想有系統地學習攀岩技巧,可以選擇岩館的基礎課程,當然這是須付費的。如果覺得沒這必要,也可以尋求老岩友的幫助,讓他們傳授一些基本的攀岩和確保技巧,或者上網搜尋一些攀岩基礎課程。最重要的是,多練習,多思考。
攀岩靠的不是臂力,手臂不夠強壯也沒關係,因為攀岩不是只靠手臂。許多岩友在剛開始接觸攀岩時都會有這種感覺:雖然學習了攀岩的基本動作,但有時還是覺得力不從心,經常懷疑是自己的手臂力量不夠,總想著要練引體向上或做伏地挺身。實際上,攀岩在初學時期並不需要特別練上肢力量,反而需要運用身體的協調性,來憑藉腰和腿施力。掌握正確的施力方式是初學者的必修課。
不管是抱石或上攀,最基本的裝備就是攀岩鞋,一雙舒適的攀岩鞋都能讓你加倍體驗攀岩的樂趣。如果還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歡攀岩運動,建議前幾次的攀岩可以先用租鞋的方式,既能享受攀爬的樂趣,也不會有買了岩鞋但沒機會再使用的疑慮。
當確定自己想要投入這項運動時,其實僅需購買一雙基本款的攀岩鞋即可。因為中高階的岩鞋鞋底呈現弓形,可集中腳尖及腳跟的發力,對於入門者不僅對腳的負擔大,岩鞋造成的痛覺更會使自己間接性地想遠離這項運動。
此外,鎂粉已經和攀岩鞋一樣成為攀岩不可缺少的裝備,鎂粉有助於保持雙手乾燥,可以增加摩擦力,幫助你更順暢地勇攀高峰。
如果是喜歡上攀的朋友,建議可以邀請周遭的親朋好友,一同至附近私人經營的人工上攀岩館報名初級攀岩班學習確保技術。通常岩館大部分的牆面已在頂端架好繩索,因此個人所需的裝備除了攀岩鞋,只需自備攀岩吊帶、有鎖鉤環及確保器,學會確保技術後,就可以與你的攀登夥伴共同在岩壁上培養相互信任的默契。
想要培養運動的好習慣其實很簡單,大部分的岩館皆有常態性的攀岩課程,大多每週一堂,且課程期間內的非上課時間皆能免費或優惠入場攀岩,除了可以養成定期運動的好習慣,更能於課堂中找到攀岩夥伴,認識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沒辦法定期參與課程的朋友別擔心,其實你只要每週至少兩次到攀岩館報到,在攀登之餘,你就能結交到志趣相投的岩友,正所謂「獨學則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攀岩也適用;在與朋友間相互切磋下,除了攀登技術能增進外,也能維持健康的體態,培養堅忍不拔、不斷突破自我的精神。
最後再偷偷告訴你一個好康,你在迪卡儂消費時都可以累積運動抵用卷點數,都可以到各門店服務台兌換,至全台合作的攀岩館使用喔!還在等什麼?趕快展開你的攀岩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