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搭帳、野炊,加上「運動」還能這樣玩露營!在台東海邊,來場「露營X瑜珈」的身心饗宴吧,體會聆聽海浪、迎接日出的寧靜。或試試「露營X登山車」,享受奔馳在烏來桶後林道的乘風快感。如果你熱愛山林,更要來趟「露營X登山」的旅程,到宜蘭加羅湖欣賞山林的日夜之美...
這些豐富又充滿挑戰的行程該如何規劃?又該準備哪些裝備?快跟著運動大使,揪團露營去,玩出新樂趣!
露營時的休閒時光,除了看書、煮菜、小酌、玩樂外,也是我們接觸大自然,連結「運動」的好機會,例如,和家人朋友們來場運動競賽,健康之餘還能激發平常少有的互動。這也是迪卡儂不斷推出露營相關產品的原因,希望讓大家可以更輕易地接觸運動、享受大自然。~~以下由運動大使分享幾個「露營X運動」的行程給大家參考,這包含:露營X登山、露營X瑜珈、露營X衝浪,以及露營X登山車,一起上山下海,來場連結運動的露營吧!
● 運動大使:內湖店露營運動大使 Derek
● 行程長度:兩天一夜
● 地點:宜蘭加羅湖
● 適合季節:四季
● 行程內容:
從宜蘭加羅湖的登山口進去,走一小時的路程到加富納溪,可以沖涼戲水。接著,會是三小時的上升路程,此段路程走在森林的樹根上,有四、五個有收訊的休息點可以休息及聯絡。
抵達加羅湖前,還會經過一段爛泥巴路,再經過一段草高過人的植被區,就會到夢幻的加羅湖區了。這時,可到加羅湖邊散步,抓緊時間於天黑前紮營,將自己背上來的食物通通吃完後觀星入睡。
大家要重視晚上的休息時間,因為重裝登山的過程對身體及體力消耗很大,建議可在睡前做些伸展運動。
● 注意事項:
永遠要注意防水保暖,因為山難多發生於失溫,應視季節去調整身上穿搭。最基本的是三層式穿搭,可再攜帶一件保暖的衣物。
另外,別忘了睡覺時的睡袋也要配合季節,從秋天至春天建議至少攜帶 10 度的睡袋。攜帶濾水器及至少三公升的容器,因為路途中會經過溪水。
也要記得申請入山證,建議提早至警政署申請,或是當天一早可在入山口附近的三星派出所申請。
~● 運動大使的一句話:比起在上山途中跟自己說話,我更喜歡跟朋友一起在山裡沖涼,躺在草地上的溫暖陽光裡。
▼ 揹著裝備,出發前往加羅湖!
▼ 經過一段草高過人的植被區,就會到夢幻的加羅湖區了
▼ 抵達加羅湖後,我們到加羅湖邊散步,抓緊時間於天黑前紮營
▼我們也將自己背上來的食物通通吃完後觀星入睡
● 運動大使:內湖店瑜珈運動大使 Fish
● 行程長度:兩天一夜
● 地點:台東都歷海邊
● 適合季節:秋天
● 必帶裝備:帳篷,可使用不用下營釘就可以站立的帳篷,例如,迪卡儂的 2 秒快開帳。另外,記得攜帶 棉質的衣物。
● 行程內容:
我們的行程是:搭營、睡覺、迎接日出、衝浪及做瑜珈。戶外的瑜珈與室內環境相比的差異是,戶外瑜珈的過程,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聲音和氣息,像是:蟲鳴鳥叫、海浪陣陣拍打的聲音,身心靈也因此更開闊。
那次的行程,在搭帳後,去海邊做瑜珈,海邊的瑜珈是身體直接接觸地面;而我們也會在木棧板上做瑜珈,這時,我們則是使用了瑜珈墊。~
● 注意事項:
必須要不怕蚊蟲叮咬,且有著一顆喜愛大自然的心。
● 運動大使的一句話:喜愛透過瑜珈與大自然中的互動,更體會身心靈轉變的旅程。
▼ 我們在海邊做瑜珈,腳踩沙灘,眼看日落
● 運動大使:內湖店衝浪運動大使 Felix
● 行程長度:三天兩夜
● 地點:屏東墾丁、台東東河
● 適合季節:四季
● 必帶裝備:帶頂結構穩定的雙人帳篷,為了要睡得舒適,睡袋與睡墊是非常重要的。晚上,更是需要頭燈照明。當然,還有不可或缺的衝浪板!
● 行程內容:
建議在日出以及傍晚衝浪。因為日出與傍晚有非常大的共通點:陽光的強度不會太高,是非常舒適的體驗。還有一個小小的原因,晨曦時海面與陸地的溫差不會太大,比較不容易起風,浪型自然就會比較好。下午時間則到鄰近浪點看浪況,等太陽的強度下降後再下水衝浪。
~● 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浪點附近都沒有規劃過的露營地,所以在挑選紮營地點時需要一些經驗:例如,選擇較為平坦的地面,有必要還需要升營火來驅蟲。
盥洗需要自己帶水,水量必須要考慮到盥洗用的清水,大約戴上迪卡儂的露營用盥洗幫浦 8 公升的水量是足夠一個人使用的。
若怕蚊蟲的話可以帶個驅蚊劑。另外,也可以帶高山爐,煮東西很方便。由於我們都還是很方便到停車的地點,很多東西是可以到附近的小鎮尋求協助。
● 運動大使的一句話:放下匆忙的生活,留下原始真實的自己,才能真正的去體會如何跟自然相處。
▼ 悠閒在海邊享受海浪聲
▼ 搭營享受海邊的星光
● 運動大使:內湖店滑板車運動大使 Melody
● 行程長度:兩天一夜
● 地點:新北烏來|桶後林道
● 適合季節:秋天
● 必帶裝備:帳篷、水、食物、睡袋。擔心該怎麼攜帶這些裝備?其實,這些東西可以分裝在隨身背包,以及登山車的側掛背包上。
● 行程內容:~開車載著登山車去烏來,至孝義派出所旁的登山口騎登山腳踏車上山,順著桶後林道一路騎一個半小時,到台電舊吊橋紮營。林道的路線相較於平路有許多顛簸,因此,建議登山車入門者,在開始練習時可以帶一些護具,讓行程更安全。晚上,我們開始煮飯用餐,以溪水刷牙,聊天睡覺。
~隔天起床並用餐後,沿著原路返家,下山吃冰棒,而整個回程約 1 到 2 小時。
~● 注意事項:
盡量使用登山自行車。因為登山車具備較好的避震功能,較能夠適應顛簸的地形。另外,也別在低窪處紮營,例如,可以從避開軟爛的泥土、溪流的侵蝕處,並且善用 Google map 的等高線圖來判斷。~~● 運動大使的一句話:開車太快,走路太慢,騎車剛剛好。
▲ 準備露營用具等裝備,出發囉!
▼ 騎著登山車,奔馳在新北烏來桶後林道
▼ 騎登山車累了一天,晚上搭營享受大自然的純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