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大海,其實可以很簡單」
每到海邊,享受完大海的恩賜後,其實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垃圾帶回家。在運動時,也應為我們的運動場盡一份心力。
2019 年 9 月,在成立迪卡儂新竹衝浪運動社團之初,我帶著 16 位顧客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漁港,體驗許多人人生中第一次的衝浪。豔陽無雲的那天,我們帶著板子越過綿延數十公里、佈滿垃圾的沙灘。
當地 local 告訴我們,這些垃圾每每隨著颱風被打上岸,因此只會變多、不會變少。體驗衝浪時,大家在浪花中不斷的跌倒再站起,用身體感受大海、體驗這項運動的有趣。而後,便是戴上手套,彎下腰撿拾後方沙灘上,那些我們絕對清不完的海洋垃圾。
最後,16 個人僅花了半小時,便撿拾了共129公斤的沙灘垃圾。我們的力量很渺小,能夠清理的沙灘也有限,但這次真正改變的,是人們的心。在活動結束後,顧客給予了振奮人心的反饋:「覺得淨灘時間可以再長一點」、「雖然很累但是很有意義」,若能夠因為這次的活動,喚醒人們對環境的意識,這便是最大的收穫了!
「我花了27年才發現自己喜歡大海」,我總是用這句很浮誇的開場白來自我介紹 (笑)。我喜歡衝浪、我愛自由潛水,大海生活的自在愜意,改變了那個曾經追求皮膚白皙的我。
衝浪運動難就難在,必須不斷地跌入水中,再重頭來過;必須越過一道道強而有力的浪花,才能到達追浪的合適位置。在心中燃起想放棄的念頭時,告訴自己再試一下吧!我覺得這是最難的。但就是因為這是一項有難度且必須透過練習才能學會的運動,成功起乘時才更覺得成就感!現在的我,喜歡皮膚黑黑的自己,喜歡熾熱太陽下泡著沁涼帶鹹的海水,喜歡海邊生活!更開始在工作之餘,懂得享受生活,總之就是開啟了一段不能沒有大海的人生 (浮誇 again)。
但其實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注意及意識到人類對大海與環境的危害。剛開始接觸衝浪之初,因為去的是衝浪觀光勝地,因此多半會有人員做定期清理,對我來說環境意識的成長有限 (也或者可以說衝擊並不大?),但隨著到訪人潮較少的浪點、前往小琉球自由潛水,海岸邊及海中出現的垃圾量,逐漸超過我的想像。當我開心的看著海龜在淺礁覓食,身旁卻飄來麵包塑膠袋;當不斷看見海洋生物因為魚網、誤食塑膠垃圾而亡的新聞,總令人感嘆,為何人類要自私的將垃圾丟進別人的家,只因為貪圖自己的方便。
我們雖然沒有辦法立即改變所有人對環境保育的觀念,但我們能夠從自己先開始!我漸漸開始改變自己的習慣,除了隨身攜帶環保餐具,也使用食物袋或自備餐盒購買外食,減少生活中對塑膠的依賴。這樣的行動更影響了身邊的家人、同事,我很驕傲的說,我媽媽會開始帶著鍋子去市場買豆漿了呢!而卡儂夥伴在外使用一次性餐具也開始產生罪惡感,進而自備環保餐具出門。生活中有許多「小事」,只要稍微用點心就能夠落實「減塑」。而去海邊享受大海的同時,評估自身能力,隨手帶回看到的垃圾,更是能夠保護運動場的方式。希望所有愛好運動的小夥伴們,從現在開始一起改變,幻境保護踏出你/妳的第一步,永遠不嫌晚!
在台灣,有很多認領步道的機會,也有很多企業會號召志工一起上山藉由修復步道或是淨山的活動來提升大家的環保意識,也身體力行的實踐環境保護。其實,國內的風氣還算成熟,登山一趟下來發現路上的垃圾並不多,山友們也都會自行攜帶飲用水、環保餐具。但是,我們自身能改變的地方還是很多,像是生活中的減塑行動、節約用水和用電;雖然都是小小的行動,但如果世界上大家都能從自身改變一些,累積起來就能大大的改變我們的環境並守護這片共同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