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能在桌球當中找到樂趣 ── 可以與親朋好友一起打桌球,悠閒地消磨時光;也可以參加並享受一場緊張刺激的比賽。既可以獨樂樂地挑戰極限,也可以眾樂樂地與多人輪流對打。
從桌球在桌上清脆彈跳的聲音,到球拍擊球的絕妙手感,或是一發精準的球路、一擊全力的殺球、第一次打出旋球的興奮感,又或者只是單純與夥伴對打 ── 桌球充滿不同樂趣與刺激,幫助人專注於眼前目標,並與親朋好友共享歡樂時光。我們將在本頁一覽桌球的歷史與規則,並探討打桌球的種種好處。
桌球起源於 19 世紀末的英國。 據說當時英國人為了討論網球比賽中的戰術,以雪茄盒代替球拍,再以香檳的軟木塞代替球,在咖啡桌上互相擊球以重現球賽過程。桌球的出現讓英國人就算下雨也能在室內進行他們最喜歡的運動。
桌球雖然源自英國,但目前已經發揚到世界各地。
桌球比賽在 1930 年代由東歐國家主宰,到了 1950 年代則由亞洲人稱霸。1960年起由中國球員獨佔鰲頭,偶爾才有匈牙利或瑞典好手能一爭高下。桌球甚至曾在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1971 年於冷戰期間,中國和美國曾透過桌球重建外交關係。桌球在 1988 年的漢城(現名首爾)奧運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桌球也被稱為乒乓球。在美國有製造商將「乒乓」註冊為品牌名稱,並販售乒乓球家庭套組。今日我們將這種不受限於地點、規則和空間大小的運動稱為乒乓球。有別於在社團或學校裡對球技要求較高的正式桌球。
一場桌球由兩至四名球員及一張設有球網的球桌組成。比賽中球員須贏得三至四局,每局勝方必須至少得 11 分,而且比敗方多得兩分才算贏球。每次回擊,球員都必須將球打回球網對面的桌面。而且球員必須先等球在桌面彈跳一次才能回擊。桌球規則中禁止截擊。 球員發球時,球必須在球網兩側桌面各彈跳一次。如果發球觸網,球員可以重新發球。只有雙打(由四名球員進行比賽)時才規定球員必須發對角球。發球之外的觸網則沒有影響,比賽照常進行。
乒乓非常簡單好上手,你一定會愛上它:不分體能程度,任何人都能打乒乓。無論你想隨意挑一項運動進行,或者你希望能重拾運動樂趣,乒乓都是非常理想的選擇。不僅有趣,而且投入時間愈多,你的體力和反應速度就愈好。桌球是一項需要體力和技術的活動,能訓練你的反應速度和專注力。
個人或團體運動?雖然桌球屬於個人運動,但是參加社團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團體或類似家庭的歸屬感。
激烈或休閒?這可能出乎你意料之外,高水準的桌球比賽其實是一項非常消耗體力的運動。反覆快速的移動位置會密集運用你的大小腿肌肉。不過,如果你只是和朋友或家人對打就輕鬆許多。
怡情養性或以戰略一較高下?如果你想要贏得進階桌球比賽,就需要思考戰術,思考每顆球的落點、球路、旋轉,並用假動作迷惑對手。想要贏球,良好的反應速度、精準的控球和一顆靈活的腦袋三者缺一不可!
你需要一張球桌、一面球網、一顆球和一支球拍。
球桌: 標準的桌球球桌長 2.74 m,寬 1.525 m,並且必須高 76 cm。但乒乓球球桌則不限尺寸。你可以隨意決定球桌尺寸來挑戰並體驗全新玩法。 創意可攜式桌球網讓你從庭園小桌打到廚房餐桌,走到哪玩到哪。 使用的桌面必須能將球彈回才能盡情打桌球。
球網: 球網高度視桌子長度而定。球網高度要剛好讓你從各個角度都能揮拍打桌球。球網太高的話會阻礙打球,可能讓你無法打出殺球及上旋球。 桌球球網的標準高度為 15.25 cm,網長觸及並稍微突出球桌兩邊。乒乓球球網則應與桌面剛好同寬,能確保雙方交換位置時不致受傷。
球拍: 球拍由握把、底板(球拍的核心)及黏在底板上的膠皮組成。由底板和膠皮組合而成的拍面能讓球員控球更容易,進而控制球速或打出旋球。 乒乓球則可以使用堅硬耐用的塑膠球拍來抵抗衝擊,不怕球拍因為氣候不佳受損。這種球拍跟普通球拍一樣,能讓初學者和中階乒乓球愛好者逐漸精進球技。
球: 桌球必須夠圓、夠耐用,才能讓球員打得盡興。賽璐珞球因為易燃,目前已經遭到禁用,並被塑膠球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