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基礎開始吧:碳影響是什麼?
碳足跡測量人類活動對溫室氣體(GHG)的影響,特別是針對滿足我們消費需求燃燒化石燃料(碳、石油)所造成的二氧化碳(CO2)的排放。
碳足跡是什麼?我們對它的影響是什?碳足跡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今天會探討碳足跡與溫室氣體、氣候的連結,以及計算的方式。
碳足跡測量人類活動對溫室氣體(GHG)的影響,特別是針對滿足我們消費需求燃燒化石燃料(碳、石油)所造成的二氧化碳(CO2)的排放。
首先,溫室效應:這是個自然的過程,可以維持地球上生物可以生存的溫度,不然地球的平均溫度就會只有-18 °C而已!溫室氣體其實分好幾層:水氣、二氧化碳、甲烷或一氧化二氮,也是大家常聽到的溫室氣體。
這些氣體們會吸收一部分的太陽能量,並且降低熱量的流失率,這就是……溫室的效果!所以大氣中這些氣體的濃度越高,地球就會變得更溫暖。
人類的工業活動破壞了這個脆弱的平衡,會排放這類溫室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從18世紀後上升了47%,被認為佔了人為溫室效應的65%。這些氣體排放增加會直接造成地球暖化。
地球的溫度已經上升,平均下來,20世紀時上升了1°C。到2040年時溫度還會再攀上0.8 °C。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最新的報告顯示,地球平均溫度在21世紀時有可能會上升2.6°C到4.8°C。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氣候變遷哲學家Dominique Bourg 把這個狀況拿來跟上一個冰河時期做比較。「除非有意外事件,我們從冰河時期邁入間冰期的氣溫變化是每1000年上升1°C。這是我們從1970年代到現在,短短40年間就出現的狀況!」
這就是為什麼在2015年時,全球有222個國家在COP21會議中簽署的巴黎協定會計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2100年前將升溫幅度維持在工業時代前的2°C內。這是個有野心的目標,但還是沒有辦法預防對生態系的大規模破壞,而且有些專家認為升溫幅度將在2040年時超過+2°C。
Dominique Bourg 提醒我們「地球平均溫度變化跟對天氣的變化是完全無法相比。平均溫度,如果提升2°C,就會讓法國夏天的氣溫飆升到50°C。
所以這不是因為溫度高了「一點」,讓北法的夏季更舒適宜人的狀態。氣溫上升的狀況其實更高,高到劇烈會改變地球的生活條件,讓一些地方再也不適合居住。
澳大利亞和加州大火
加拿大熱浪
海洋酸化
日本沿海洪水
庇里牛斯山南峰連續108天,氣溫高於0°C
德國和比利時大雨
生物多樣性衰減:脊椎動物44 年內減少 60%……
氣候變遷的現象很有可能會造成人口的遷徙,讓空氣污染惡化,直接影響大家的健康。
雖然滑雪看起來會是直接受到全球暖化影響的運動,但是這個影響範圍其實很廣。像是,海平面上升和海岸侵蝕,會讓衝浪變得更困難。門檻低又受歡迎的跑步,如果要在30°C的環境進行,就會變得相當難接受。冰川攀冰又會受到什麼影響呢?法國的海冰光一年就消退快30公尺!全球暖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也連帶衝擊我們的運動習慣:缺少動植物的豐富性,健行或潛水的吸引力就變低了。
列出全球暖化會造成的一系列影響後,我們更了解測量人類活動對溫室氣體濃度影響的重要性,二氧化碳排放測量更是重要。
這個評估讓我們計算污染最多的活動,及有機會減少這些活動。也因為有這些評估,國家和公司才有辦法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達到自己設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細分後我們所有人都要負擔責任。工業活動,老實說,反映我們的需求和消費模式。所以我們也可以自行計算自己的碳足跡,看看住家對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影響在哪裡。
人類的平均碳排率主要分成3個類別,會用來計算碳足跡。首先是房屋住宅(27%),再來是交通(25%)和食物(19%)。剩下的個人碳影響可以再分成產品和服務、健康、教育、公共服務、工具和衣服。生態足跡有好幾款免費的計算器可以使用,法國政府的環境轉型署(ADEME)推出的「Foot print calculator (食物足跡計算器)」或「Nos gestes climats(我們的氣候行動)」就是其中之一。
碳足跡是用重量表示,通常是以碳排的公斤數或噸數計算。好消息:我們會計算一個活動、產品、公司、區域或人的碳影響。這個概念是把可能造成碳排的這些機構的不同生命階段相加,像是普通人的能源及資源消耗、交通、購物或飲食習慣的碳排。
ADEME的計算器顯示,法國每人的年均碳排是11噸,減碳目標是每個法國人的碳足跡要減少2噸。如果每個人都減少開車、搭飛機和吃紅肉的行為,或是在需要時將設備換新,那我們其實有可能改變自己的碳排影響。要達到每個人減碳2噸的目標,要更進一步:建築供熱的更新,以及產業、農業和污染較低的能源生產方式……
要計算產品的碳足跡,迪卡儂氣候議題主管 Emilie Aubry,就邀請我們觀察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
- 概念構思
- 生產原物料
- 產品製造
- 運輸
- 分銷
- 使用
- 生命週期結束。
如果我以T恤的壽命為例,就必須把種植棉花的用水,還有紡紗、織布、染色和組合布料會需要用到的能源列入計算。我們還得把產品使用過程中會有的渠道列入考量:像是焚化、回收。
Emilie 強調「不同的產品,可能還會分成好幾個次要步驟。最難的是從第2及第3階供應商那獲得數據」換句話說,就是從製造商的下包商獲得數據。 這就是為什麼ADEME 會見應用不同情境來了解碳足跡,讓公司可以擬定產品二氧化碳排放的假設。Emilie 也提醒我們「獲得最準確的數據不是最大的挑戰,決定哪些活動排放最多二氧化碳以及制訂減少這些排放的方案才是真正的挑戰」。所以計算的步驟非常重要。
這個原則公司和產品都適用。E. Aubry 表示:「理想上,我們會看一下公司所有活動:無論是直接的碳排放(或所謂的範疇 1)、能源採購(或範疇2)還是間接廢棄物(像是供應商的廢棄物、客人來到店面等,也被稱為範疇 3)」。這三個範疇是企業定義其排放量的計算基礎。
除非 ADEME 積極推動,不然企業沒有義務去計算與減少範疇 3,但很多的非直接排放,在很多情況下,最後都顯示是產生最多噸二氧化碳的範疇。相反的,企業願意對由聯合國支持的基礎碳目標倡議(SBTi)承諾具體數字,將碳排影響限制在2°C。
這裡有個例子,可以讓大家更了解計算中有包含的活動。以下是迪卡儂部分的活動(包含所有範疇)所回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產品製造
產品運輸
電子商務配送
消費旅程
員工旅程
倉庫及門市:廢棄物、能源
建築。
雖然有些數據可以實際收集,但很多是以假設為基礎去判定。例如,我們可以透過對代表小組做的調查來預測消費者體驗。
符合國際標準「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的計算方法,可以幫助你計算碳排,尤其是特定區域的碳排,另外還有像Resource advisor、Metrio、Pace、Glimpact 等工具。
這些工具可以讓你進行單位轉換,將像是千瓦時、升、噸公斤等單位,透過與排放係數相乘,轉換成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各個國家的情況有所不同:中國因為是燃煤發電所以排放系所就會比使用核能的法國來的多。計算到最後,會將卡車在路上消耗的汽油公升數和能耗千瓦時轉換為成二氧化碳公噸。等到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都確定了,就可以開始動手減少這些影響。
不管是個人、產品或企業,只要碳足跡計算出來,就可以探索不同的途徑來採取行動。目前的情況很迫切,因為現在採取的行動要在40年後才會產生影響。
回去看碳足跡的三個主要類別,可以採取哪些措施減碳?
-居家住房:減少能源和水的消耗,我們可以在家電壞掉無法修復、必須要汰換時,改用節能家電。也可以改用 LED 燈泡來減少用電,以及隨手將插頭拔掉或是不要把暖氣的溫度調太高。我們也可以翻新房屋來進一步省電。
- 交通:使用內燃引擎的自用汽車都是高污染源。可以改騎自行車(尤其是 5 公里內的行程)或搭乘交通運輸工具:火車、捷運、公車、共享汽車。如果是長途旅行,搭火車比飛機好。然後也可以改變旅行的目的地:飛遠一點,但次數少一點。
- 飲食:生產動物類食品(主要是紅肉)會產生大量一氧化二氮,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你可以減少這方面的攝取。食用在地且當季的產品可以幫助減少消費的運輸能耗。
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都可以進行「綠色」金融投資。這個概念是購買金融產品時,不要支持化石燃料等相關的產品。
產品層面
要減少產品的碳排影響,以下是一些比較可行的減排行動計劃:
– 不要購買或生產新產品,改用二次良品來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著重二次良品銷售:
- 增加產品回收
- 改善原物料製造技術
- 製造時使用再生能源不要用煤礦電力
- 製造能耗較低的產品
企業層面
除了產品面該採取的措施,企業也可以採取以下行動:
- 增加電子商務銷售業務,減少前往實體門市的消費者旅程。只要數據中心和宅配的能源需求可以做到低碳排影響⋯⋯這其實有點難度:
- 或是減少設立營業點,增加現有的營業據點的使用豐富性。
抵換碳足跡其實就是要以投資減少整體排放的碳捕捉計畫,減少自己的碳排影響。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進行:
- 贊助造林和永續森林管理專案
- 支援可再生農業,
投資以創新概念捕捉二氧化碳的新創公司
- 資助碳井的開發⋯⋯
概念:如果今年夏天搭了太多飛機,就提供資金給負責植樹的組織。說實話,這個方法本身會讓我們不再因為沒有改變習慣而感到愧疚,甚至會變成花錢買買碳權就好,錢會怎麼運用也不用知道。所以碳權認證的分析就很重要。另外,有些企業,從外面看起來是投入大筆預算來幫助造林、建置太陽能烤箱或碳捕捉及地下儲存,做的事情都很值得讚許,但Emilie Aubry說「碳抵換的概念其實具有誤導性。抵換並不等於消失。事實上,企業本身,就會產生碳。選擇進行碳抵換而不去減少碳排,其實就是用錢購買污染的權力。因為沒有辦法減排,所以才去捕捉碳」。
我們來分析一下狀況吧 (碳的部分),跟抵換相比,減少碳排其實更好也更急迫。不管怎樣,這才是 ADEME 以及顧問公司 Carbone 4 所支持的「淨零倡議」核心。這個倡議也是首要的目標,對此做出承諾的公司齊聚一堂,並致力達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