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猶豫,如何帶著孩子在城市中騎自行車嗎?這裡有7個好理由讓你跨出第一步!
你一定會認同,與家人一起騎自行車真的是一段放鬆的時光。
帶小孩在城市中騎自行車有很多好處,能夠跟孩子一起度過一段愉快時光,而且騎車也代替開車帶孩子上學那一段路。
為了說服你,我們列出了帶你的小孩在城市中騎自行車的 7 個好理由。
第一個原因,也許是最好的理由,是快樂。
每天騎自行車是一個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最重要的是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你可以與朋友、與小孩、或者是年齡稍大一點、較為獨立自主的青少年一起騎車。這不但是一種很環保的休閒愛好,而且也省錢。如果有好的裝備,幾乎可以在任何天氣騎自行車。
所以除了特殊的天氣,你沒有藉口不騎自行車。
另一個很好的理由就是-滿足感,讓你的小孩踏入新的領域,探索城市與四周的環境。在城市裡,每一條車道對他來說都是一次冒險,這也比坐在汽車裡有趣得多。
而且說真的,有任何可以阻止汽車後座兄弟姐妹之間爭吵的方法,絕對沒有拒絕的理由。所以少開車,多騎自行車!
為了小孩的幸福和健康著想,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進行 60 分鐘的適度活動。
只要騎自行車兩次,每次 15 分鐘,就完成了一半,已經很不錯了。
騎自行車有利於孩童的身體發展,增強他的肌力和耐力。心理治療師 Karine Roullin 表示:「每天騎自行車的小孩能夠更好控制自己的肢體動作且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騎自行車還能幫助不習慣運動的小孩更容易接觸運動。」
騎自行車上學或購物,是把運動融入日常生活的好方法,非常的方便。
「要讓孩子在週一到週五的上學日、父母的工作日做運動,沒有這麼容易實行,但如果我們可以早上做 15 分鐘,晚上做 15 分鐘,就比較容易做到。騎車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運動,你可以與小孩一起參與。也是一段難得的親子時光。」Karine Roulin 補充道。
孩子的自信心是隨著他們的成長而建立起來的,這會幫助他們經歷日常生活中的小挑戰,還有運動和身體掌控,正如 Karine Roulin 所說的:
「小孩對身體的掌控能力越好,他就越勇於嘗試。缺乏自信的小孩害怕受傷,不太靈活,他為自己設下許多不敢越過的障礙,傾向從自己的身體找到安全感。當小孩能掌控自己的身體時,就像是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自信來自具體的事情、小動作、每天的小成功。騎自行車算是屬於他的小小勝利,有助於他增強的自信。」
「家長覺得孩子能做到,孩子才會有信心」心理治療師強調。
就像自信一樣,自主性也是一點一點增加的。
獨自騎自行車,控制自己身體行動,即使你在附近,你的孩子依然獨立,正如心理治療師所說的:「孩子不想被動地、被人從A點驅趕到B點,他希望主導自己的行動。例如自己準時去上學,能掌握一天的行程,當他覺得有參與感,自己積極主動才有趣。 而騎自行車能取得一定的自主權,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一種獨立不依賴父母的形式。」
為了孩子能更有責任感,要試著放手,讓孩子全程參與腳踏車之旅,相信他們可以做到。讓孩子自行準備隨身物品:安全帽、安全反光背心等,你也可以協助檢查,這只是提供一個做法。
小孩的動作認知技能在6歲左右會開始全面發展,每天騎自行車是個加強的好方法。
這邊講講幾個好理由,根據 Karine Roulin 的說法是:「就動作認知而言,騎自行車需要有右腳和左腳的協調,以及區分左右的概念。」
「另外還有下半身和上半身之間的協調,因為在踩踏時,必須協調他的手部動作與下半身。」
「騎自行車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協調,就是眼睛和手的協調,叫做眼手協調,尤其是在城市裡騎車的時候特別重要。當眼睛看到某物時,手要能跟上、做出反應。在訓練協調性方面,騎自行車確實屬於非常完整的訓練。 還可以了解平衡、穩定的概念。了解身體和自行車的中心和重心在哪裡。」
「在城市中騎自行車時,我們處於一種專注和警惕的狀態。孩子必須在視覺和聽覺上都注意自己的周圍環境。學會觀察環境並評估危險,例如,自行車能穿越哪些地方。這讓他學會了解這個空間,」Karine Roulin 說道。
小孩越能適應城市空間,也就越能適應其他環境和其他情況。
還有什麼比家長的心得更能說服我們呢?我們問了以前每天開車送小孩上學的 Mathieu,他主要跟我們分享,對於讓6歲女兒獨自騎車的感覺:
「我覺得這讓她成長了,給她一種自主的感覺,她很自豪,她喜歡在去上學途中遇到騎自行車的朋友。當你在坐在車裡時,碰不到外面的人,而騎自行車,可以環顧四周,讓她笑著騎自行車上學。我相信她能夠自己在城市中騎自行車,因為她的感知能力更好、更成熟了,這很值得,我認為這給孩子帶來了很多正向影響。」
還有很多騎自行車的充分理由,我們還可以和你談談環保,而且騎自行車很省錢。
但是目前來說,我們只想告訴你要勇於嘗試、邁出第一步、要相信自己,並相信孩子們!來吧,一起騎自行車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