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here media background sample

全馬和半馬的訓練計劃準備

了解全馬和半馬的差別和對身體的影響有利了解訓練方式

全馬和半馬的訓練計劃準備

全馬(全程馬拉松)

全程馬拉松是一項距離為 42.195 公里的長跑比賽。
跑者需要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穩定的配速和心態,是一項對身體和心理都極具挑戰性的耐力運動。

全馬和半馬的訓練計劃準備

半馬(半程馬拉松)

半程馬拉松的距離為 21.0975 公里,約為全程馬拉松的一半。
相比全馬,半馬對身體的要求相對較低,但仍然是對耐力和速度的重大挑戰。

全馬和半馬的訓練計劃準備

全馬與半馬對身體的影響

全馬

  1. 心肺系統:全馬對心肺系統的要求非常高。心臟需要長時間保持高效運作,為肌肉提供充足的氧氣。隨著比賽時間延長,心率會逐漸上升,特別是在後半程,跑者需要克服疲勞,維持心肺系統的持續運行。
  2. 肌肉和骨骼系統:在全馬比賽中,跑者的肌肉和骨骼系統承受著持續的震盪和壓力。每一步都會對關節、肌腱和骨骼造成負擔,特別是膝關節和髖關節。隨著疲勞累積,肌肉可能會出現痙攣或疲勞性損傷。
  3. 消化系統:長時間運動對消化系統也是一種考驗,特別是在比賽中需要補充能量飲料或食物。消化系統需要在運動中維持吸收營養和水分的功能,這可能導致一些跑者出現胃部不適或腸胃問題。
  4. 神經系統與心理:全馬比賽要求高度的心理韌性。隨著體力的消耗,神經系統會變得敏感,跑者可能會感到精神疲憊,甚至出現注意力下降和情緒波動。
半馬
  1. 心肺系統:雖然距離較短,但半馬仍然要求心肺系統保持高效運作,特別是在需要保持較快配速的情況下。心率通常會維持在較高水平,但因為時間較短,心肺負荷相對全馬較輕。
  2. 肌肉和骨骼系統:半馬比賽中,肌肉和骨骼系統同樣承受著重複的震盪和壓力。儘管距離較短,但高強度的跑步會增加肌肉和關節的疲勞,特別是在最後幾公里時。
  3. 消化系統:由於比賽時間較短,半馬對消化系統的影響較小。大多數跑者可以在不需要大量補充的情況下完成比賽,但仍需注意比賽前的飲食,避免腸胃不適。
  4. 神經系統與心理:半馬要求跑者在較短時間內保持高度集中,並且在疲勞出現前盡量發揮出最佳狀態。這對心理耐力是一種挑
    戰,特別是在需要高強度跑步的情況下。

全馬和半馬的訓練計劃準備

全馬與半馬對身體震盪的比較

  • 距離與時間:全馬的距離與時間遠長於半馬,因此對身體的影響更為顯著。長時間的跑步會加劇肌肉疲勞、關節壓力和心肺負荷,並可能導致長期的身體損傷或慢性問題。
  • 疲勞累積:全馬中的疲勞累積較半馬更為明顯,特別是在比賽的後半段,許多跑者會遇到“撞牆期”,這是身體和心理都面臨的巨大挑戰。而半馬的疲勞累積主要集中在後半程,雖然強度高,但累積的壓力和疲勞較全馬輕。
  • 恢復需求:全馬後的恢復時間長於半馬,跑者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讓身體完全恢復,而半馬後的恢復期相對較短,跑者可以更快地進入正常訓練或參加下一場比賽。

全馬和半馬的訓練計劃準備

全馬與半馬的訓練差異

全馬訓練:

  • 耐力訓練為核心:全馬訓練的核心目標是提高跑者的耐力,能夠在長時間內穩定地保持跑步狀態。因此,每週的訓練課表通常包括更長時間的長跑和更多次數的中長距離跑步,以鍛煉身體在長距離下的耐久力。
  • 強度分配:全馬訓練中的強度通常較低,但持續時間較長。例如,長跑通常會安排在週末,並逐漸增加距離,達到 30 公里甚至以上。而高強度訓練如間歇訓練和節奏跑的比例較少,以避免過度消耗體力。
半馬訓練:
  • 速度與耐力的平衡:半馬訓練重點在於兼顧速度與中長距離耐力。跑者需要在較短的距離內保持更快的配速,因此速度訓練如間歇訓練和節奏跑占據較大比重,以提高跑者的速度耐力。
  • 強度分配:半馬訓練中的強度較高,並且間歇訓練和節奏跑的比例更大,以幫助跑者在比賽中保持高效的跑步姿勢和配速。

全馬和半馬的訓練計劃準備

全馬訓練計畫(16-20 週)

以下課表適合市民跑者,尤其是那些已有一定跑步基礎的愛好者。

週一:休息或輕鬆慢跑(5-8 公里,保持輕鬆的步伐)
重點:休息日同樣重要,它能幫助身體從上週的訓練中恢復。
週二:間歇訓練(例如 400 公尺 15-20 趟,配速略快於目標比賽配速)
重點:提高心肺耐力,幫助跑者適應比賽中的速度變化。
週三:中等長度跑(10-15 公里,配速略低於比賽配速)
重點:幫助跑者適應長時間的持續跑步,提高耐力。
週四:恢復跑(8-10 公里,輕鬆的配速)
重點:促進恢復,同時保持訓練節奏。
週五節奏跑(8-12 公里,接近比賽配速)
重點:提升乳酸閾值,讓跑者能在比賽中保持穩定的速度。
週六:長跑(25-35 公里,慢速穩定的配速)
重點:逐漸適應比賽距離,並提升心智韌性
週日:輕鬆慢跑或交叉訓練(例如自行車、游泳)
重點:讓肌肉休息並恢復,減少跑步壓力。

全馬和半馬的訓練計劃準備

半馬訓練計劃(12-16 週)

以下課表適合市民跑者,尤其是那些已有一定跑步基礎的愛好者。

 週一:休息或輕鬆慢跑(4-6 公里)
重點:恢復身體狀態,為接下來的高強度訓練做準備。
週二:間歇訓練(例如 400 公尺 x 12 趟,配速略快於比賽速度)
重點:提升跑者的速度和心肺功能。
週三:恢復跑(6-8 公里,輕鬆配速)
重點:放鬆身體,促進肌肉修復。
週四:間歇訓練(例如 1000 公尺 x 8 趟,穩定的配速)
重點:加強跑步經濟性和耐力。
週五:節奏跑(6-10 公里,接近比賽速度)
重點:在保持較高速度的同時,增強跑者的耐力。
週六:長跑(15-25 公里,穩定配速)
重點:提升耐力,為比賽做準備。
週日:輕鬆慢跑或交叉訓練(如游泳或騎車)
重點:保持身體活動,同時讓跑步肌群得到恢復。

注意事項

  1. 量力而為,避免過度訓練
    市民跑者應根據自己的體能狀況制定訓練計劃,並逐步增加訓練量。如果感覺疲勞或出現疼痛,應及時調整或減少訓練強度。訓練中聽從身體的信號是避免受傷的關鍵。
  2. 營養與補給的重要性
    •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來源。跑者應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在長跑訓練前,應適當增加米飯、麵食或全穀物的攝入。
    • 蛋白質:蛋白質有助於肌肉修復。建議跑者在訓練後攝取高蛋白的食物,如雞肉、魚類或蛋白質飲品,這有助於加速恢復。
    • 水分和電解質:在長時間跑步中,保持水分和電解質平衡至關重要。跑者可以在訓練或比賽中使用運動飲料來補充這些營養素。
  3. 恢復與休息的策略
    • 睡眠:高質量的睡眠能幫助身體修復。市民跑者應確保每天有足夠的睡眠,並盡量在固定時間入睡。
    • 拉伸與按摩:定期進行拉伸和按摩可以減少肌肉僵硬,並預防潛在的受傷風險。
    • 交叉訓練:適當的交叉訓練,如游泳、騎自行車等,不僅能保持心肺功能,還可以減少跑步對肌肉和關節的壓力。
  4. 比賽日的策略
    • 配速控制:市民跑者在比賽開始時應保持穩定的速度,避免一開始過快導致後半程體力不支。建議在訓練中練習穩定配速。
    • 補給計劃:比賽前應制定詳細的補給計劃,確定何時進行補給以及使用哪些補給品,如能量膠、運動飲料等。在訓練中模擬補給策略,讓身體提前適應。
    • 心理準備:跑步不僅考驗身體,心理上的準備同樣重要。市民跑者可以通過冥想或視覺化訓練來減少比賽壓力,並在比賽中保持。

小彩蛋
此篇貼文來自於陳昱琦教練,以下是她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來自新竹,畢業於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在大學時的專項是800/1500公尺,半馬最佳成績是1:28:09。

全馬和半馬的訓練計劃準備

這篇全馬和半馬訓練計劃文章,旨在讓跑者以科學的方式準備比賽,並通過合理的訓練和恢復策略達到最佳狀態。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跑者,都可以從中獲益,並享受跑步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