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在雪山群之間走著,仰望著遼闊的天空,聖母峰 EBC 健行,如同走在仙境裡。不過,我也碰上了仙境的代價:感到疲累、頭痛、老是走在隊伍後頭的我,甚至出現想放棄的念頭。但領隊跟我說,「到了尼泊爾就要用尼泊爾時間,一切放慢,放慢呼吸,放慢腳步,放慢節奏,不要和大自然硬碰硬。」到底我如何克服挑戰,完成聖母峰 EBC 旅程?
旅程的第八天到第十天,是這趟聖母峰EBC健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日子。走在群山之間、仰望著壯闊的天空,我總覺得,我走在仙境裡。
不過,我也因為走了那麼多天,感到累了;高度甚至影響了情緒,我第一次出現了想放棄的念頭。但最後,夥伴們幫我加油打氣,這樣的溫暖,給了我繼續前進的動力。這三天,我們走過了哪些路線?我又如何拋掉「想放棄」的念頭,最終到達 EBC 了,完成從 5364M 遙望 8848M 聖母峰的夢想?~
【DAY 8。2019/10/4】 羅伯崎 (Lobuche) → 高樂雪 (Gorekshep) → EBC 5400M → 高樂雪 (Gorekshep)
【DAY 9。2019/10/5】 高樂雪(Gorekshep) → 宗拉(Dzongla)
【DAY 10。2019/10/6】宗拉(Dzongla) → 喬拉山口(Chola Pass) → 塘那(Dragnag)
想知道迪卡儂登山運動大使 Nora 在聖母峰 EBC 健行的前七天故事?
我在羅伯崎的這晚,睡得很不好。我猜想,大概是吸不到空氣,半夜睡到一半常會驚醒,心跳也非常快。因為睡不好,早上醒來頭非常痛,特別沒精神。
但第八天的目的地就是 EBC 了,我說什麼都不願意放棄,所以意志力讓我趕緊起床出發!出發後,天氣非常好,藍色的天空能見度極佳,昨日遠遠眺望的努子峰 (Nuptse peak) 今天就在山屋正前方。晨曦的光撒在山屋後的塔波崎峰 (Taboche peak 6367M) 真的美得炫目。
從羅伯崎出發後是一片平坦好走的高原,但空氣實在太稀薄了,我幾乎無法走快,只能在隊伍後方慢慢走。
領隊跟我說,到了尼泊爾就要用尼泊爾時間,一切放慢,放慢呼吸,放慢腳步,放慢節奏,不要和大自然硬碰硬。很高興夥伴們沒有給我壓力,讓我在後頭用自己的速度慢慢跟上。我也盡量不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把關注放在身旁如仙境一樣的風景,但也認知到來仙境一趟的代價非常大。~
走到接近中午時,我們到達 EBC 前最後一個村莊高樂雪 (Gorekshep),這時,我已經完全沒有力氣,連飯都不想吃,湯也不想喝,到了山屋,直接倒在餐廳的椅子上。
領隊幫我量了血氧還有80,認為我應該還可以繼續走。但走了這麼多天,我第一次浮現想放棄的念頭,高度影響了身體和心理,我的活力開始降低,我覺得很虛弱,每一步都令人精疲力盡,我覺得距離放棄比距離 Base Camp 還近,負面情緒壟罩著我,我覺得算了,反正眼前這些大山也很美了,不去 Base Camp 也沒關係吧。
還好夥伴們都幫我打氣,嚮導也跟我說,「EBC is almost there. Don’t give up !」於是,我振作了起來,吃了幾塊對我還算有吸引力的巧克力,補充一些熱量,再多吞了兩顆丹木斯,然後待在隊伍的最後頭,很慢、很慢地走。
最後這一段雖然距離不長,但非常不好走,因為幾年前尼泊爾大地震後,很多原本的路線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長得都一樣的鬆軟土石,原本的直線距離,變成必須上上下下地穿越巨石堆,所以路線很不清楚,常常一不小心就容易走錯。
漸漸地,我的頭沒有這麼痛了,也許是丹木斯起了作用,我也找到慢慢適應的感覺。接著,我更突然意識到,過了今天,其實就將踏上環狀縱走的回程了,我多麼幸運自己能順利走到這裡,和一群善良又溫柔的夥伴一起走在這段如仙境的路上。
我感謝那些在路途上鼓勵過我的人,也感謝自己踏踏實實地一步步走來,也感謝公司讓我使用全身迪卡儂的裝備,來挑戰這次的遠征。這對我與裝備們都是一場考驗,但我知道我們快要完成了,因為巨大的坤布冰河 (Khumbu Glacier) 已出現在腳底。EBC就近在咫尺了!
走著走著,嚮導指著散去的雲霧說,「快看,是Everest!」
我趕緊拿起相機,趁著眼前雲霧正散時,趕緊按下快門。畫面左下角小小的點是人類,中間長長白白的是坤布冰河(Khumbu Glacier),而畫面右上的山與山之間突出的山頭,就是 8848M 的聖母峰 (Everest)!我們真的走到 EBC 了,我朝思暮想從 5364M 遙望 8848M 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這晚,也是此行海拔最高的住宿點,所以非常寒冷,這趟帶來 FORCLAZ TREK 900 0 度 C 成人羽絨登山睡袋,溫暖舒適,極限溫度可以到 -5 度,因為太溫暖了,我都不太願意起床了呢!
今天就是 EBC 環狀縱走的回程了,要先折返到到羅伯崎 (Lobuche),再從坤布冰河的西邊山丘走到宗拉 (Dzongla)。昨天從 EBC 回來後又多吞了兩顆丹木斯,再讓自己多喝水、多上廁所,並讓自己好好睡覺,今天醒來雖然頭還是脹脹的,但比較有精神了!
~昨天,我也因為狀況不佳沒心力認識雪山群。啟程後,我回頭再看雪山群一眼,並把地圖拿出來對照—村莊正上方高聳的是的普莫里峰 (Pumo Ri 7161M),下方的棕色小山丘是卡拉帕塔 (Kala Patthar 5550M),原本預定要去上頭看聖母峰的日出,但因為身體因素這次沒走上去,有點可惜,但量力而為是最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
再往一旁看,中央有一整片平整雪牆的是凌川峰 (Lingtren 6749M)、凌川右邊是坤布崎峰 (Khumbu Tse 6636M)、坤布崎下方就是坤布冰河 (Khumbu Glacier)、冰河旁就是 EBC、坤布崎右後方的山峰是位於西藏的章子峰 (Chang Tse 7543M)。
也就是說,普莫里峰、凌川峰與坤布崎峰,三峰連綿形成一條超高的天然國界,劃分中國與尼泊爾兩國。
也許你看到這裡會覺得很無聊,幹嘛說一堆山的名字,但因為尼泊爾國內超過 5000M 的高山實在太多,能被命名都是最特別的,可以認出他們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有名字就能被記錄或書寫成故事,並了解其地理與位置,畫面就不再只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而是對世界又有更新、更深的認識。
接著,我們也要離開喜馬拉雅山脈的世界,往南走了。這時,我既有點不捨,卻也期待新的路線帶來的體驗。10 到 11 月是尼泊爾健行旺季,這個時候季風相對穩定、氣候宜人,所以路途上不是塞人就是塞牛,不過和遠邊的大山大景來說,我們都成了點綴。
走回前天的住宿點羅伯崎(Lobuche),還有努子峰(Nuptse peak 7861M)陪我們一路相伴。我們繼續往南,遠方的塔波崎峰(Taboche 6367M)被雲層包圍,像極了浪花拍打島嶼。
我們回到坤布冰河的尾端,那裡有條岔路:一條是通往前幾天高度適應日的村莊丁伯崎 (Dingboche),另一條岔路的不遠處,一座山丘就聳立在眼前,我們必須翻過此山,才能前往我們今日的住宿點宗拉 (Dzongla)。
這一路風景優美,還能從另外一個方向欣賞冰河尾端沖積的河床與山谷。其實,我以前還沒愛上登山時,每次爬山只知道累。但自從我愛上登山後,我能慢慢欣賞因山脈的高度變化而形成的每個角度與畫面,並感受自己身體的變化,讓登山成為一種享受!
中午過後,雲霧又起,如同白牆一片。我也因為體力還沒有完全恢復,只好在隊伍後頭慢慢走,甚至根本看不到其他夥伴,還好尼泊爾嚮導陪我慢慢走。
我們的嚮導叫做 Kamal,他從事高山嚮導已經第四年了,EBC 也走了二十幾次,所有路線都非常熟悉。他不像一些嚮導會亂哄人,什麼「再五分鐘」、「轉個彎就到了」。因此,每每我累到厭世地問他:「到底還有多遠?」他都能依照我的速度估算一個具體時間,「Maybe 40 Minutes.」「Not so far. After 10 minutes, we’ll arrive.」
他說得真的都很準確,也因此,當我每次抵達新的目的地時,總看了看錶覺得很神奇,然後很浮誇地跟他說,「Wow, you never lie. I trust you toally! 」他就會笑得很開心。一路上,Kamal 還會唱歌給我們聽,介紹山頭讓我們認識,關心大家的身體狀態,真是像天使一樣的神隊友。
這時雲霧漸散,左邊懸崖下出現一座寶石般的湖泊,我很欣喜地狂拍照,有種忽然撞見的驚喜,也更突顯湖的美麗與神祕。嚮導說這是喬拉湖 (Chola Tsho 4590M),湖上方被雲霧蓋住的地方是喬拉山 (Chola Tse 6335M),地圖顯示這個區域幾乎都叫做Chola。明天要翻越的喬拉山口 (Chola pass) 也都在這塊區域中。
聊著聊著,我們抵達今天的目的地宗拉 (Dzongla),天色還早,夥伴們還和當地人與其他國家的山友打起排球,真是活力旺盛!
【DAY 10】
2019/10/6 宗拉 (Dzongla) → 喬拉山口 (Chola Pass) → 塘那 (Dragnag)
旅途到了第十天。不過,或許走了那麼多天,體力消耗太大,內分泌有點失調,導致這次生理期提前了三天。原本預計下山回程時才會來潮的我,真的特別無奈又無力。
領隊說喬拉山口 (Chola Pass) 是此程最困難的一段,也是此程高度最高的一段 5420M。如果團員狀況不佳,是可以評估坐直升機下山的。但都已經走到這裡了,我說什麼也是不願放棄!一路上直升機來來去去,有些是補給、有些是救援,這幾天是真的很多人陸續下撤。
出發後,我們先是走入一片寬廣的高原,遠邊被雲霧半遮的黑色山頭就是今天必須越過的挑戰。翻開地圖,我發現它沒有名字,只有等高線顯示高度是 5638M。我們的路線是,要先上攀過那座無名山的巨石側壁,再往上穿越雪原與冰河,才能跨越喬拉山口 (Chola Pass),也就是喬拉山的鞍部。
(Pass是鞍部的意思,指兩山間交接的低淺處,形似馬鞍)
這麼多天總是在隊伍後頭慢慢走的我知道,每個人的速度都不一樣,要完成從來都不困難,只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速度前進,時間到了自然會抵達。我們走上無名山的中途,雲霧漸散,回頭一看高聳的喬拉山(Cholo Tse 6335M)就在正後方,遠端中間處的藍色小湖就是昨天經過的喬拉湖(Chola Tsho 4590M)。原來我們已經走得那麼遠了。
這一路上,我也終於體會為何這麼多人喜歡登山,原因很簡單,因為只要專注往前走或往上爬,終極目標就是登上山頂或把路線走完。
雖然路途困難、費力又危險,還要面對氣候、高度與身體的風險,但爬山讓人生變得簡單多了。在都市與人類社會中,很容易被日常瑣碎的人事物以及各種紛紛擾擾困住。
來到這裡,哪有餘力擔心城市裡那些事,我只要擔心在這路途中,該如何活下來。生活突然變成只為了生存、為了走完,這讓人可以真正地活在當下。
攀上碎石坡後我們爬上了鞍部平台的尾端,尾端是一片較短的冰河,可能因為規模太小,地圖上沒有標示名稱,但卻有註明「Glacier crossing (穿越冰河)」、「Danger of Crevasses (小心冰隙)」、「Crampons recomended (建議穿上冰爪)」的貼心提醒。
話說來自亞熱帶國家的我,這是第一次看見雪!而且還沒來得及丟雪球、打雪仗,隊伍馬上就要穿上冰爪來場雪地健行,真的是好嚴格!
這次我穿上的登山鞋 FORCLAZ TREK 500 防水全牛皮緩震防滑包覆登山鞋真的是完全防水。踩在雪地上的融雪完全沒有影響,厚實的鞋底套上冰爪也是完全沒有變形或不舒服,再套上 Quechua MH500 綁腿就更加完美防水,讓裡頭的登山褲依然乾燥舒適。
另外,我的好夥伴 FORCLAZ 500 避震旋鈕登山杖讓我在雪地裡走得更穩更安全。還要記得戴上墨鏡 QUECHUA MH500 穩定包覆運動太陽眼鏡,不然白雪經陽光照射,再反射到眼睛,容易雪盲喔!
一整片的白雪真的好美,和剛剛像地獄般的碎石陡坡比起來,走在這座緩緩而上的高山雪原,真的美得像天堂也特別令人享受。
但因為積雪覆蓋了冰河,白雪下可能暗藏許多冰川裂隙,雖然畫面一片祥和,但一路上還是走得戰戰兢兢。後來我們安全順利走上鞍部的頂端岩山,也成功刷新人生的新高點 5420M,我們 Pass 過 Chola Pass 啦!
我們在喬拉山口稍作休息,我回過頭到懸崖邊,好好欣賞剛剛走過這美麗又令人震撼的雪原,比起剛剛往上時的緊張與興奮,現在的我感到沉穩、平靜。大自然總能給我們力量,這是人生最棒的一件事。而且可以和夥伴們一起完成挑戰、達成目標,真的很令人感動。領隊說,這是他出團到現在唯一一隊,全員 All Pass 的隊伍!
喬拉山口的下山大斜坡上也是積滿了雪,下山時特別容易打滑。領隊提供我們幾個技巧,如果穿著冰爪就直接踩在雪上,但如果積雪太淺穿雪爪會不好走,所以可以用登山鞋找突出的石頭作為踏點。透過這樣的方法下山時,還蠻快速順利的。
下山途中偶遇一位來自北京的大哥,因為剛好看見他身穿迪卡儂經典款的背包與登山鞋,QUECHUA MH100 防水抓地緩震中筒登山鞋、FORCLAZ 50L 經典款登山背包,覺得有緣就和他聊開。原來他沒有請揹夫自己揹了 15 公斤獨自前來 EBC,他說他玩徒步好多年了,覺得迪卡儂的裝備 CP 值很高,也陪伴他去了好多地方。我聽了很開心,自家公司的產品能這樣在世界各地的旅人上被使用,並讓他們完成理想與目標,真的很令人感動!